必也正名乎?

Denis 第五级酒庄庄主

发表于:2010/3/17 15:23:46  |  最后修改于:2010/3/17 15:23:46

来自:Denis楼主

作者:林殿理 | 来源:红酒客

想当初笔者从台湾来到大陆生活,最先碰到要适应的就是改用简体字。

简体字,如果是单纯省略一些笔画,但保持原有字型,还蛮容易辨认的,例如「變vs变」,但如果是一些只取字的局部来代替原本繁体字的,就有点难度了!例如「厂」,「广」,「开」、「卫」,台胞就很难认出是「廠」,「廣」,「開」、「衛」。

而有些简化得太厉害或看不出逻辑的字,同样也很难,例如「辦vs办」、「樂vs乐」等等。另外有的简化的同音字,看起来就让我觉得很无厘头,例如「吃麵vs吃面」(吃脸吗?!),还有「乾」、「幹」都写作「干」,那么看到「干妹妹」时,就令人不禁有种会错意的尴尬…。当然,还有许多在台湾从未听过的用法语句,例如「牛逼」、「猫腻」、「潜规则」等,也是来了才慢慢学,就不一一表列了!

除了生活中经常碰到的语言文字差异,随着在此地讲课的经验增加,我也经常碰到葡萄酒专业用语上不统一的情形。首先一个最显而易见的问题,就是葡萄品种译名的分歧。例如Zinfandel有译成「金芬黛」,有译成「仙粉黛」,还有人译成「馨芳」或「增芳德」的。而Chardonnay则有「霞多丽」、「莎当妮」、「夏多内」等种种译法。

另有些品种,不止有译名,甚至还有中文名,更令人眼花撩乱,例如Cabernet Sauvignon除了翻成「卡本内苏维侬」、「加本力苏维翁」,还有个中文名「赤霞珠」,让我老想起倩女幽魂里好管闲事的道士「燕赤霞」。另外还有Cabernet Franc名曰「品丽珠」,Sauvignon Blanc唤做「长相思」,Gewurztraminer称为「琼瑶浆」,如果不多花点时间记住,有时还真的是转不过来。

另外譬如地名或酒的种类,Beaujolais 在台湾叫「薄酒莱」,在大陆可能觉得酒薄了不好,所以叫「博若莱」,有时则会看到香港翻的「宝祖利」。此外,还有「隆河vs罗讷河」、「罗亚尔河vs卢瓦尔河」等差异。在台湾,很多外来名词并不一定非要有个中文译名,大家也习惯直接用原文来沟通,除非是比较难的外文。但在大陆,似乎所有外来名词都会取个中文译名,但由于没有个专责机构来做个统一的规定,所以经常是一人一把号,各吹各的调。这种情形,除了造成沟通的不便,甚至还造成了业界的纷争与诉讼。不久前在酒界闹的沸沸扬扬的某国产葡萄酒公司的解百纳事件,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
这家老字号的国产葡萄酒厂多年前首先把Cabernet Sauvignon (赤霞珠)、Cabernet Franc(品丽珠)、Cabernet Gernischt (蛇龙珠)三种葡萄所混酿的酒取其前缀Cabernet的音命名为「解百纳」,而这译名也被相关字典、教科书认定为通用的品种名称。随后许多其它酒厂从善如流,把自家的同样品种葡萄酒也都命名为解百纳。相安无事了多年之后,此公司忽然出来声称解百纳这名称是公司注册专属的商标,控告其它厂家侵权,必须全部撤换名称及所有相关宣传物。

这下其它的厂家全都跳脚了,反控这家公司不能把通用名称作为专属商标,一场讼战于是爆发。至今这诉讼还在进行当中,但这也间接的鼓励了酒商在翻译外国名词时更加各行其是,各自想办法申请为自己的商标,谁也不想为别人抬轿。

有时候看到一些很有创意的译名,总让我十分的敬佩,意境之高,是我想破头也不会想到可以这样翻译的。以下几个波尔多名庄的译名,是我来到大陆之后才学到的,在此考考本地的读者们是否可以猜出它们各是哪些酒庄吧!

1.武当王、2.红颜容、3.柏翠、4.靓次伯

正确答案请拉到最底下查看。。。

 

正解:

武当王=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

红颜容= Chateau Haut-Brion

柏翠= Chateau Pétrus

靓次伯= Chateau Lynch-Bages


时文 第四级酒庄庄主

回复于:2010/3/17 15:36:35

来自:时文 1楼

说的在理~确实是很需要统一起来~



登录后再发言